“真、新、精、深、趣”五字诀的审美标准—— 操千曲而后晓声

 人参与 | 时间:2024-10-25 01:39:30

“真、新、精、深、趣”五字诀的审美标准—— 操千曲而后晓声

《元曲讲读》 杨栋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人大多听说过“唐诗、真新宋词、精深诀元曲”的趣字曲口头禅,知道这是审美声古典韵文诗歌的三个标志性品类,分别代表各自时代的标准最高文学成就。这个口头禅其实还有一层意思,操千它指示着三座不可企及的后晓顶峰。今日张口能背几首、真新几十首唐诗、精深诀宋词的趣字曲人随时随处可见。但是审美声一说到元曲,则普遍感觉陌生、标准茫然。操千其实元曲就是后晓元朝的通俗歌曲或流行歌曲,也叫“散曲”,真新用这种通俗歌曲唱戏,当时叫“杂剧”,后来二者统称元曲。

元曲这个古老的传统文化概念之所以被人们忽略甚至遗忘,首先是因为它子类繁杂、关系混乱,甚至连专家都难能厘清。为元曲正名,不仅仅是发自一种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更是出于对通识学理的研讨与反思。

自近代王国维与任二北两位学术大师前后开创戏曲与散曲的专学之后,元曲之学分篱为二,杂剧与散曲分治,一属戏剧,一属诗歌,各立门户,与历史事实及真相也渐行渐远。

《元曲讲读》建基于现代学理,抓住“套数”的中介环节,并以“用流行歌曲唱戏”的“诗剧”之同一性沟通整合散、剧二学,恢复、提炼元曲原有的学术话语与观念,重构“元曲”的知识系统。此种意向恰与西方古哲亚里士多德以剧为诗的“诗学”理念不谋而合,是以取亚氏之说作为本书编写的一个学理支点。

本书三部分内容各有侧重,但又相辅相成,交相为用。制曲习作是本书要达成的主要目标,由曲谱提供的格律模板实现,只要会说普通话,就可依“妈麻马骂”四声字调照模板填写曲词,完成一首合格的曲作。但是要写出好曲子,只掌握格律形式显然远远不够,唯一可指的出路就是体会揣摩经典作品的成功经验,从中获得开示、启悟,非此不可。古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都是这个道理——靠经典名作示范引领,是古今作家得以成功的不二法门。

本书参考元曲家周德清《中原音韵》精选“定格四十首”,树样板、做示范的作曲教学模式,筛选出30个曲牌的格律谱,分别安置在相应的经典作品之下,供读者习练,就是考虑了名篇精品易入易记,使之兼作曲谱的例曲。从名篇入手实为历代习曲捷径中的捷径。曲牌的筛选不求全而求精,主要选取语言格律不同于诗词而具有特别个性者。作为写作模板,力求符号简明直观,一望而知。

曲学基本知识部分吸收了不少最新研究成果,超越了旧常识范围。如南戏现存最早标本《张协状元》为元代编剧,南戏成于元代,包含于元曲范畴,“南戏”之名亦为关汉卿等北人所称,北杂剧先熟于南戏等。这些结论不止经过长期研究论证,而且通过不同意见的竞争论战,已在学术上占据压倒优势。凡进入本书的客观知识都是经过严格的论证加以检验筛选的。

对于名家名篇的选择与赏析,离不开主观性引领的价值评判。但为了防止跌入个人口味之争,杂入混乱无序的仁智之见,本书约定“真、新、精、深、趣”五字诀的审美标准。确立标准就有了不同价值通约兑换的客观基础,就可依之斟酌评断高下精粗。至于读者在具体理解与落实五字诀时会产生差异,也属正常;甚至读者不同意此五字诀,而另立一套其他几字诀,也不出编者意料。只要同意并坚持审美评判应当建基事实之上,有人为约定的客观标准,而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纯个人化主观演绎,就有“准头儿”,具备了商讨切磋的前提。这里特别提示读者,此五字诀也是创作好曲子之要领,有“真新”二字者即为好曲,加上“精”字者为精品,再加一“深”字者则为名作,再加一“趣”字可称绝唱。揣摩此五字诀作曲,则可循阶而上,渐入佳境。

(作者为河北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散曲研究会副会长)

《元曲讲读》 杨栋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人大多听说过“唐诗、宋词、元曲”的口头禅,知道这是古典韵文诗歌的三个标志性品类,分别代表各自时代的最高文学成就。这个口头禅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它指示着三座不可企及的顶峰。今日张口能背几首、几十首唐诗、宋词的人随时随处可见。但是一说到元曲,则普遍感觉陌生、茫然。其实元曲就是元朝的通俗歌曲或流行歌曲,也叫“散曲”,用这种通俗歌曲唱戏,当时叫“杂剧”,后来二者统称元曲。

元曲这个古老的传统文化概念之所以被人们忽略甚至遗忘,首先是因为它子类繁杂、关系混乱,甚至连专家都难能厘清。为元曲正名,不仅仅是发自一种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更是出于对通识学理的研讨与反思。

自近代王国维与任二北两位学术大师前后开创戏曲与散曲的专学之后,元曲之学分篱为二,杂剧与散曲分治,一属戏剧,一属诗歌,各立门户,与历史事实及真相也渐行渐远。

《元曲讲读》建基于现代学理,抓住“套数”的中介环节,并以“用流行歌曲唱戏”的“诗剧”之同一性沟通整合散、剧二学,恢复、提炼元曲原有的学术话语与观念,重构“元曲”的知识系统。此种意向恰与西方古哲亚里士多德以剧为诗的“诗学”理念不谋而合,是以取亚氏之说作为本书编写的一个学理支点。

本书三部分内容各有侧重,但又相辅相成,交相为用。制曲习作是本书要达成的主要目标,由曲谱提供的格律模板实现,只要会说普通话,就可依“妈麻马骂”四声字调照模板填写曲词,完成一首合格的曲作。但是要写出好曲子,只掌握格律形式显然远远不够,唯一可指的出路就是体会揣摩经典作品的成功经验,从中获得开示、启悟,非此不可。古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都是这个道理——靠经典名作示范引领,是古今作家得以成功的不二法门。

本书参考元曲家周德清《中原音韵》精选“定格四十首”,树样板、做示范的作曲教学模式,筛选出30个曲牌的格律谱,分别安置在相应的经典作品之下,供读者习练,就是考虑了名篇精品易入易记,使之兼作曲谱的例曲。从名篇入手实为历代习曲捷径中的捷径。曲牌的筛选不求全而求精,主要选取语言格律不同于诗词而具有特别个性者。作为写作模板,力求符号简明直观,一望而知。

曲学基本知识部分吸收了不少最新研究成果,超越了旧常识范围。如南戏现存最早标本《张协状元》为元代编剧,南戏成于元代,包含于元曲范畴,“南戏”之名亦为关汉卿等北人所称,北杂剧先熟于南戏等。这些结论不止经过长期研究论证,而且通过不同意见的竞争论战,已在学术上占据压倒优势。凡进入本书的客观知识都是经过严格的论证加以检验筛选的。

对于名家名篇的选择与赏析,离不开主观性引领的价值评判。但为了防止跌入个人口味之争,杂入混乱无序的仁智之见,本书约定“真、新、精、深、趣”五字诀的审美标准。确立标准就有了不同价值通约兑换的客观基础,就可依之斟酌评断高下精粗。至于读者在具体理解与落实五字诀时会产生差异,也属正常;甚至读者不同意此五字诀,而另立一套其他几字诀,也不出编者意料。只要同意并坚持审美评判应当建基事实之上,有人为约定的客观标准,而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纯个人化主观演绎,就有“准头儿”,具备了商讨切磋的前提。这里特别提示读者,此五字诀也是创作好曲子之要领,有“真新”二字者即为好曲,加上“精”字者为精品,再加一“深”字者则为名作,再加一“趣”字可称绝唱。揣摩此五字诀作曲,则可循阶而上,渐入佳境。

(作者为河北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散曲研究会副会长)

顶: 578踩: 8